企业被工商打假处罚详解20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谋求不正当利益,采取虚假宣传、冒充伪劣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此,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商品欺诈行为处罚办法》,对构成商品欺诈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根据《商品欺诈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品欺诈行为:
(一)虚假宣传,包括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品或者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产地、用途、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二)冒充伪劣,包括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商品名称、商标、专利、质量标志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以假充真,即销售伪劣商品的;
(四)欺骗销售,即采用欺骗手段销售商品,包括以虚假价格、优惠条件、售后服务或者其他方式欺骗消费者购买商品的;
(五)强制交易,即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的;
(六)其他欺诈行为,即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行为。

对构成商品欺诈行为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
(二)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其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切莫为了谋求不正当利益而铤而走险,否则,一旦被工商部门查实,将面临严厉的处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得不偿失。

2025-01-16


上一篇:逾期工商年报怎么处罚?详解法律责任及补报流程

下一篇:过期牛奶工商罚款规定及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