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主播工商处罚条例:知法守法,规范直播带货195


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高速发展,监管也日益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配套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相继出台,对带货主播的行为规范和工商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带货主播的分类及处罚依据

根据《意见》,带货主播分为自播和代播两种类型。自播:主播以自己的名义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
代播:受委托人在他人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

自播和代播主播的工商处罚依据不同:自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电子商务经营者(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代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二、带货主播常见的违法行为

《意见》明确了带货主播常见的违法行为,包括: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li>隐瞒商品瑕疵或风险;
欺骗误导消费者,诱导冲动消费;
未经允许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专利;
未按规定退换货或赔偿消费者损失;
违反广告管理规定,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

三、工商处罚措施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工商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罚款(最高可达50万元);
暂停或取消网络直播营销资格;
将违法行为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布;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如何规范带货主播行为

为规范带货主播行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规范标准;
加强对带货主播的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完善平台监管机制,建立实时监控和举报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消费者教育,引导理性消费,维护消费者权益。

五、带货主播履责建议

为避免工商处罚,带货主播应履以下责任: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真实客观地介绍产品,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广告;
销售正品,严格把控商品质量;
明确告知消费者商品的瑕疵和风险;
按规定退换货,及时赔偿消费者损失;
取得必要的资质和授权,合法合规使用他人知识产权;
加强与平台的合作,共同维护直播带货生态环境。

通过了解《意见》和相关工商处罚规定,带货主播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违规,维护自身权益和行业秩序,从而促进直播带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4-12-22


上一篇:售卖假药工商处罚力度多大?

下一篇:工商处罚案卷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