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处罚的类型和适用情形125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依法给予以下处罚:

一、警告

警告是最轻微的行政处罚,适用于初次违法或者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下达警告后,企业应当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消除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

二、罚款

罚款是工商部门最常用的行政处罚方式。罚款的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确定,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三、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可以责令企业停止生产经营。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天。

四、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需要较大整改力度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可以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五、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后仍未改正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不得继续生产经营活动。

六、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的,工商部门可以没收其违法所得。

七、没收非法财物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生产、销售非法财物的,工商部门可以没收其非法财物。

八、责令改正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但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可以责令企业改正。企业应当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消除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

九、其他行政处罚

除以上处罚外,工商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对企业采取其他行政处罚措施,例如:

- 通报批评

- 责令消除影响

- 责令公开道歉

- 责令赔偿损失等

工商部门在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法定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做到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防止滥用职权和执法不当。

2025-01-16


上一篇:外观专利侵权的工商行政处罚

下一篇:工商处罚程序案件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