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过期食品处罚:应知应会124


过期食品的销售不仅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也会对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作为个体工商户,了解和遵守关于过期食品的处罚规定至关重要。

处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对于销售过期食品的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销售过期食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金额三倍以下罚款。

处罚标准

个体工商户销售过期食品的处罚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过期食品的价值
* 过期时间长短
* 销售数量
* 是否造成消费者损害
* 是否存在重复违法行为

处罚程序

市场监管部门在发现个体工商户销售过期食品后,通常会采取以下程序进行处罚:* 立案调查
* 责令停止销售
* 没收过期食品
* 处以罚款
* 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许可证

个体工商户应对措施

为了避免过期食品处罚,个体工商户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定期检查库存,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 规范进货渠道,避免购买过期食品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 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检查

司法案例

近年来,已有不少个体工商户因销售过期食品受到处罚。例如:*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某个体工商户因销售过期牛奶被处以货值金额五倍的罚款,共计10万余元。
* 2021年,上海市某个体工商户因长期销售过期食品被责令停业整顿6个月,并处以30万元罚款。

结语

销售过期食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个体工商户应切实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主动防范和依法经营。只有保障食品安全,才能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024-12-22


上一篇:工商异地处罚案例剖析

下一篇:个体工商户未公示遭处罚!企业财税知识要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