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假货处罚规定:保护诚信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27



工商假货问题是市场经济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假货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并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办法》(简称《工商假货处罚规定》),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法律依据。

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

根据《工商假货处罚规定》,假冒伪劣商品是指:

冒用他人注册商标或者其他知识产权标示的商品;
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驰名商标的商品;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认证标志或者其他表示商品性能、产地、用途、规格、等级等特性的标志;
以伪劣商品冒充真品销售;
擅自改变商品原有性能或者用途,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其他以假冒伪劣手段欺骗消费者的商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查处职责

根据《工商假货处罚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并行使以下职责:

对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对涉嫌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进行检查;
对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对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所得进行没收;
对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对假冒伪劣商品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

处罚措施

对于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工商假货处罚规定》规定了以下处罚措施: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假冒伪劣商品;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
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罚款;
吊销营业执照;
追究刑事责任。

假冒伪劣商品的举报与奖励

为了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中来,《工商假货处罚规定》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举报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举报,举报内容可以是涉嫌生产、销售、储存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名称、地址、联系人等信息。对举报有功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积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积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迫切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也应积极发挥作用,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查处,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维权途径

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工商假货处罚规定》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社会公众参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途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和社会公众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

2025-01-03


上一篇:工商售假处罚文件,企业必知!

下一篇:工商处罚判定指南:企业财税知识达人的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