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占干股的账务处理338


概述

公司占干股是一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是指公司向员工或其他个人授予公司股份,但受让人不实际出资,只享有收益权。这种安排下,公司实质上保留了股份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受让人仅获得股份的收益。

会计处理

公司占干股的会计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股份不作实收资本处理。受让人不实际出资,因此公司不增加实收资本。
确认股份的公允价值,并计入损益表中的股权激励费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权激励费用摊销至损益表。

具体操作步骤

1. 确认公允价值

公司应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委托专业估值机构对股份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公允价值通常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确定。

2. 计入股权激励费用

股份公允价值确定后,公司将确认股权激励费用,记入损益表中的营业外支出。费用金额为股份公允价值乘以授予股份数量。

3. 摊销股权激励费用

股权激励费用在股份授予日期至归属日期期间摊销。摊销方法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例如按时间摊销法或基于业绩的摊销法。

4. 归属股份处理

当股份归属于受让人后,公司解除占股状态。此时,公司不再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受让人取得对股份收益权的控制。

5. 分红处理

公司分配分红时,占干股部分不参与分红分配。分红直接归属于受让人。

6. 股份转让处理

受让人在股份归属前转让股份,公司收回其占有的股份。受让人转让部分的股份公允价值记入损益表,冲减股权激励费用。

税务处理

1. 企业所得税

公司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可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

2. 个人所得税

受让人在股份归属时,需对股份公允价值与受让人实际支付(如有)之间的差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授予员工10,000股干股,评估公允价值为每股10元。公司采用按时间摊销法,摊销期为5年。
确认股权激励费用:100,000元(10元/股 * 10,000股)
每年摊销费用:20,000元(100,000元/ 5年)
损益表科目:营业外支出

常见问题
股份占有期间,受让人享有哪些权利?

受让人仅享有股份的收益权,如分红权。受让人不参与公司经营决策,不享有表决权。


股份已归属,但受让人尚未实际取得,公司应如何处理?

公司应在受让人取得股份时,将相应份额记入实收资本。


股份转让后,公司占有的股份如何归还?

受让人转让部分股份后,公司占有的相应份额股份作废,不予转让给受让人。


2025-02-03


上一篇:公司超市买菜怎么做账?

下一篇:公司注册后如何自己做账?